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彭立增——我的“药融”梦


  【严谨,执着,脚踏实地是兰州大学用九年的时间在那个年轻人身上刻下的烙印。30岁不到已经是国内知名药企的科研带头人,在一次次的项目攻关中他也获得了让自己获益终生的成长。创业是他实现自我挑战的终极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市场,他迅速崭露头角。现在,他正在用“药融园”的模式,赋能区域产业,“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专家库备选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立增访谈,正在进行】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13.jpg

  “讲述企业家故事,展示企业家精神”,欢迎您收听《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谈到自己的精神成长,彭立增董事长用了很长的时间,讲述他在兰州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这所有“西部清华”之称的大学对他的影响,本科硕士博士,从18到27岁,从青涩少年到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

  【兰州大学对我的印象就是做真事,做真人。兢兢业业呆在实验室,那一段时间除了学习,我们一周大概有六天半在做实验,每天实验不低于11个小时,坚持了大概三四年。】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24.jpg

  严谨,执着,脚踏实地是兰州大学用九年的时间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刻下的烙印。2003年,彭立增毕业来到鲁南制药集团,作为这所国内知名民企药厂第一位化学专业博士,他承担了诸多的企业期待,彭立增显然没有让大家失望。面对与学校截然不同的工作挑战,他可以不吃不喝在实验室一待一天,又可以在接手一周内,将别的课题组两年内未能攻克的项目一举攻克。不到6年的时间,他带领一班人先后完成法罗培南钠等多个药物的产业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SFDA颁发的新药生产批件多项,实现累计收入40多亿元。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这些数字背后是怎样殚精竭虑的付出,而他也在一次次的攻关过程中,获得了让自己受益终生的成长:

  【2007年,鲁南制药集团交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参与筹建“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是唯一的,临沂市第一个国家中心。07年领导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孩子也就刚满月左右,连续三个月,我记得最最清楚的就是中间,因为答辩他是分两期,第一期叫初评,第二期是到北京科技部去答辩。在初评的时候,在临沂市新闻大厦,我汇报完了,因为我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了,凌晨三点钟回家,早晨八点钟上班,我眼前一片金花站都站不住,没有任何人认为我们能成功,包含老板包含我本人,包含所有经办人都觉得这个是咱们不具备这个实力,不可能成功。然后我回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开始准备新的材料,上半场我们成功的时候,大概是全国15个,我们排在第十位左右。然后我们得到了北京的一个专家的一个支持和指导。突然之间我醍醐灌顶,我把所有的材料打断打乱,重新缕,把它的逻辑性,一层一层一层一层的做得很好,都没有一个人认为我是成功的,我已经非常清楚地我已经发挥到了我的最满格,我没有任何余地了。那年我们全国第一的材料,被我汇报成全国第二。突然之间我就感觉到我这个成长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里头,打通任督二脉,在我眼里头没有困难。所以我后面你看,我2009年2010年出来创业的时候,我没有困难,只要我愿意解决,我一定能解决这个困难。然后我这个是从北京答辩完了之后,我当时住北京铁道大厦,我给老板讲,我说我今天不回家,我要在北京休息一天,我要好好的想明白这个事的来龙去脉。我悟出了很多东西,包含悟出了对人一个本质上的一些判断。铁道大厦,我记得很清楚,9月14号。人最后不管你是多么的伟大或者多么的渺小,你的真正的闪光点到底是什么?真正的邪恶的或者恶的到底是什么?都是要得出来的,所以说到2010年我回到济南创业的时候,我给自己下了一条命令,努力不说假话。】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27.jpg

  所谓天才,不过是将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绚丽涅槃,所谓顿悟,不过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头破血流,击穿自己的天花板之后的豁然开朗。那一年,彭立增31岁,他成为这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长缨在手,彭立增内心的渴望也在迅速的增长,2010年7月,他到济南注册成立了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迅速跻身济南最具新药研发实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目前,爱思每年可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达20个以上、中试研究项目10-15个,已经建立起稳定的“研发-产业化-销售”的发展模式,彭立增本人也获得了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系列政府嘉奖肯定。

  从学习到从业到创业,接触到化工行业已经将近20年,这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他对这个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

  【中国的化工企业,山东为代表,因为山东占了中国的百分之的40%左右,山东的化工又占了山东GDP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大概是三四万亿的化工产品的产值。那么反过头来讲,我问你有多少是假的?多少是虚的?多少是重复计算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江浙沪粤它已经完成了新旧动能转化,但是这个新旧动能转换,一个是政策上的指引,一个是企业家的身体力行,这个一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变强,是实体企业变强,是创新型的企业赚钱,中国需要的是一千个任正非,中国不需要一千个马云,中国需要一千个董明珠,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中国的强大包含中国的青山绿水,一定是由负责任的企业家完成的。】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30.jpg

  彭立增视科研创新为行业生命,更是企业生命。为保障公司研发顺利开展,他打造精英团队,把大部分挣来的钱都用于购置先进的研发和检测设备,他还跟济南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共同筹建“济南药谷化药中试(制剂)公共服务平台”,但是自从2015年以来,由于部分药物化工类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的基础建设薄弱,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服务跟不上,监督不到位等等问题,在安全环保高压为前提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被整顿,被缩减甚至关停的境况,这被称为化工行业的寒冬,而这样的调整,现在还在进行当中:

  【化工类的企业、药物化学的企业,就变成了过街老鼠。大家突然之间发现你这些企业又小又多,产值又不大,是吧?污染又大, 2017年的6月份到2018年的6月份,山东省又出台了一个政策,必须进园区,必须投资大于三个亿】

  顺势而为是大智慧,但是洞察“势”的起伏点,并进行顺应和运筹,真正考验着一个企业创始人的掌舵能力,打破旧有的行业规则和模式,在寒冬中寻找最蓬勃的希望,彭立增显示出超强的资源整合和行业布局能力。他的出发点,是为中小型医药企业建立起规范、集中、合法的新行业态势,因为在他眼里,中小型企业是行业的生力军。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狗逮兔子,什么意思呢,中小企业这个兔子呀必须拼命跑,他不拼命跑他就死了。狗是大企业,所以你不拼命跑,你还有其他的途径,你这顿吃不了肉,你下一顿可以吃个菜呀,你兔子跑不了,你下一顿就没了,所以中国的中小型的制药企业,它掌握的核心技术是中国的真实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这些中小型企业都是一盘死棋,这些中小型的企业之所以能存在到今天,那就说明他手里有硬通货,这个硬通货就是项目技术。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33.jpg

  所以我15年以后,我基本上没参与公司的主营,我交给我的助手,我再去帮我们公司设计一条崭新的一条路,再加上你要同时面临着解决安全环保的问题,解决一个产品落地的问题,解决一个资金入园的问题,解决一个同行业大家互相信任,互相愿意把资源供给你的问题,解决银行的对我们的认可问题,是吧?这里头涉及到政府、银行、同行,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彭立增找到的解决渠道是联合几十位国内著名生物医药企业创始人成立专业性行业组织:“药融圈”,旨在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工厂配套、资金、三废治理、税收优惠、人才等共性关键问题,他随后注册成立药融园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打造全球布局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共同体,为年产值亿元以下的成长型企业提供健康、规范、持续发展的软硬件园区支持:

  【就是政府默许,企业默许,企业家默许,大家稀里糊涂的就都默许了。就是你种下了一个前因后面结了一个恶果,现在必须是有懂行的人来,我们做这个事就是压根不允许你偷排,所有的管道都是地上,然后所有的安全我们都是在线监控。所有的制度你得执行,因为你现在是租的房,你不听你就走,你以前是买的地你不听,能撵你走吗?所以对于政府来讲,他一琢磨这个事是这么这么回事,对于园区来说,园区你投三个亿,我投五个亿,园区一听可以,这个买卖划得来。我说我的五个亿怎么来,我同时入驻20家企业,一家2000万,3000万,你总比进园区三个亿强吧,企业投资这2000万,3000万有一半是流动资金,一半是固定资产。所以它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500万到1000万。这个钱对于做企业的来讲,都不是个钱。但是我20家呢就是两三个亿,再加上流动资金,做成四五个六七个亿。你看,行业没有问题,同行没问题,园区没有问题。这就变成了今天的药融圈和药融园。这条路有几个好处。第一,政府的土地节约一半以上,你比方说一个企业要30亩,50亩,我十个企业可能要用300亩,500亩。现在呢我十个企业放在一起,一人一个车间,办公楼一人一层半层,或者200平300平。仓库、餐厅都公用,动力、还有污水都公用,节约了一半的土地。这是第一,第二企业也很同意,你以前要投一个亿你要征地,中小型的企业,谁征地谁死,你征完地建房厂就卖给别人了。为什么?他已经把他的血都抽干了,吃干榨尽了,他没有余力了。但是我要做的这个事,你到这边来做,我一个厂房你可是有余力的呀,不伤筋动骨,就相当于我家里的存款100万,我拿出8万块钱来买辆车,还有什么大不了的。第三个我们也发起这个事也很高兴。第一本身代建厂房我们就有收益。第二我们作为这个园区的管理,作为中间的园区和企业的中介,我们给入园的企业提供服务,给政府提供服务,我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是吧?新的营利模式就成了。并且呢我们这个商业模式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从招商的角度上来讲,我们不存在招商问题。因为国内的这个行业足够大。第二个呢就是这个行业的中小企业足够多。】

微信图片_20190523121037.jpg

  为关注到更小微企业,他在园区里还规划出由政府出资运营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药融园已经在商河,临沂郯城以及广西河池等五地签署协议落地,作为全国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联盟常务理事、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彭立增在运营过程中如何为城市引进人才也有着独到的设计:

  【我给他达成一个共识是什么呢?第一首先为济南高新区的企业服务,是吧?你不能再走了,你这怎么能行,好不容易招过来的,是吧,你都留在济南,济南高新区留不下,你可以留在商河县,这是第一;第二,北京、天津、杭州的企业来可以,你必须企业来的同时,你必须一个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就是招商的同时就是引才。这样的话我们的计划就是在商河县,大概能容纳一两百家企业,这一两百家企业一半以上是外地的,一半以上是济南高新区的。另外一个呢就是至少百分之六七十是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就是你引的这些企业到这儿来,它其实是一个项目落过来,他是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它要在独立的注册一个公司,既规范又集中并且合法。】

  张维迎在《市场的逻辑》中提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企业家人才成为中国配置资源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生物医药产业是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彭立增认为这个行业在区域既充满无限希望,同时也充满各种挑战,人才、特别是企业家人才,无疑是促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持续的创新、持之以恒的坚持、兢兢业业的对各方的责任感,是彭立增眼里的企业家的关键词,当然,也是他自己的注释。


分享至
{}
5730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窦大海——用足了一脸憨厚相的跨界高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王一帆——注定的营销天才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刘学谦——90后企业家的新步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蒋伟红——万亿市场爆发前夜,她唯一关注消费者满意度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乔良——用黑科技转动看到未来的“水晶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晏卫东——一个真正想做成事儿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耿进奎—— 为千万家庭带来朗朗明天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肖岛—— 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延荣—— 养了9年蟑螂的山东大汉